摘要

目的:探讨右室Tei指数和P波离散度(Pd)对预测高原性心脏病(HAHD)患者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130例HAHD患者,于入院后检查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动图。根据房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为心律失常组与非心律失常组。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测量右室Tei指数;测量最大P波时限(P max)与最小P波时限(P min)并计算Pd。比较2组右室Tei指数、Pd等指标,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结果:心律失常组PASP、RAD、Pd及右室Tei指数均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SP、RAD、Pd及右室Tei指数增大是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右室Tei指数与PASP(r=0.358)、RAD(r=0.412)和Pd(r=0.374)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右室Tei指数与Pd两者具有较弱的正相关;右室Tei指数可作为预测HAHD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较可靠指标。

  • 单位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