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地方政府在以钱粮考成标准核算额征、实征时,往往会根据受灾和官员调动等情况,灵活调整核算方案,前人研究较少涉及。从技术史视角切入,利用官员手册、札书、奏折等第一手史料,可复原灾害呈报程序,阐释"破征""接算""压征"等术语;通过幕僚笔记,可厘清几类考成核算的基本模式,以此和实际案例互为对照,为学界研究钱粮征收与考成标准二者关系提供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