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常规正中切口,小切口,机器人辅助小切口三种不同入路对术后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慢性疼痛发生率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拟比较上述不同入路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90例患者,分为三组,其中常规组n=30,小切口组n=30,机器人组n=30。比较了各组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总量,补救镇痛次数,术后疼痛需要药物干预的天数,慢性疼痛发生率,还比较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ICU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小切口组(90.00[45.00,127.50]μg)显著高于常规组(37.50[30.00,75.00]μg)。术后补救性镇痛次数小切口组(2.00[1.00,3.00]次)和机器人组(2.00[1.00,3.00]次)都显著高于常规组(0.50[0.00,2.00]次)。术后需要镇痛药物支持的天数小切口组[(4.80±2.79)d]显著高于常规组[(3.28±1.26)d]和机器人组[(3.60±1.74)d]。机器人组[(1.74±0.87)d]的ICU天数显著短于常规组[(3.24±1.79)d]。结论小切口搭桥术后疼痛较常规切口严重,术后需要更积极的镇痛。机器人辅助搭桥可一定程度减轻术后疼痛,加速康复。
-
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