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科尔沁沙地是内蒙古地区典型而且高度退化的农牧交错区域。受气候变化和沙地恢复政策的影响,该区域近20年来植被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该研究基于2001–2020年MOD13A2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与10个重要的驱动因子(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坡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地貌类型、人口密度、累积造林面积、牲畜密度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空间关联,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量化了各驱动因子对科尔沁沙地植被NDVI的影响力和相互作用,确定了有利于植被生长的各驱动因子的适宜范围。结果表明:(1) 20年来,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加,植被明显恢复地区面积超过64.91%,主要分布在科尔沁沙地北部、中部以及东南缘区域。(2)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和年平均气温对科尔沁沙地植被NDVI的影响力较大。(3)各驱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其中土壤类型与其他因子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4)有利于科尔沁沙地植被生长的驱动因子适宜范围,如:土壤类型为淋溶土,地貌类型为丘陵及小起伏山地,年平均气温4.68–5.67℃等环境条件,能够对植被适应变化环境起到缓冲作用。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植被变化的复杂机制,为后期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的综合治理以及生态工程的合理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