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陶瓷是华夏文明极具代表性的器物符号,其生成、播衍、流变的历史过程始终与土地息息相关。以"窑"为核心概念的中国陶瓷命名分类体系,是舆地类序政治空间格局和疆域地理思想在事物理解上的反映,是土地文明伦理的独特"人—地"关系在事物体认中的彰显。"窑"这一概念范畴的演变过程伴随着中国学问传统中地理观、博物观、格致观、道器观与近现代西方科学认知的对话互动,呈现出别具特色的陶瓷知识生产历史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