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类型废轮胎热分解特性及其溶胀性能

作者:刘兵权; 毛胜强; 欧阳任萍; 欧阳少波*; 熊道陵; 马冲冲; 陈霁凡; 舒庆
来源: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20, 11(02): 51-58.
DOI:10.13264/j.cnki.ysjskx.2020.02.007

摘要

文中针对自行车和汽车废轮胎的热分解特性和溶胀性能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废轮胎热分解特性利用热重分析法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发现,由于组成不同,两者热失重曲线存在明显的差异,热失重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温度230~320℃时,汽车废轮胎和自行车废轮胎的热分解活化能为25 kJ/mol,350~450℃温度段活化能分别为80.5 kJ/mol和49.1 kJ/mol。溶胀性能的研究主要考察了苯、乙酸乙酯和二硫化碳,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尺寸的块状废轮胎的溶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胀过程不完全遵守溶解度参数原则,但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三种有机溶剂对自行车废轮胎的溶胀过程活化能较小,溶胀更易发生;根据SEM分析,溶胀干燥后废轮胎表面具有更多孔隙,能提升传质效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