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损伤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罗先琼; 阳慧; 吕栩再; 区惠红; 张杰; 李冰肖; 黄双苗; 李晖; 张春一*
来源: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8, 9(06): 5-8+23.
DOI:10.19757/j.cnki.issn1674-7763.2018.06.002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患儿的围产期危险因素。方法将2016年1月1日-12月30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纳入研究队列,记录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在校正胎龄3642周或出院前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分析早产儿脑损伤的围产期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并完成随访共232例;其中男148例,女84例;平均胎龄为(31. 02±2. 96)周;平均出生体重(1710. 09±545. 23) 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12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92例;发生脑损伤32例(13. 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需要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败血症、肠外营养> 14天均与早产儿脑损伤相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早产儿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影响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缺氧及感染,加强产前保健、预防早产及积极预防早产儿感染及缺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