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粪便DNA的四川省色达县野生食肉动物棘球绦虫感染调查

作者:杨柳; 杨毅; 喻文杰; 王谦*; 钟波; 花开琼; 刘阳; 黄燕*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3, 35(05): 492-496.
DOI:10.16250/j.32.1374.2023063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色达县野生食肉动物棘球绦虫感染率,为当地开展棘球蚴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5月在四川省色达县采集野生食肉动物粪便样本,采用PCR法鉴定粪便样本的来源宿主及棘球绦虫感染情况。分别计算不同宿主多房、细粒、石渠棘球绦虫感染率,对其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共采集野生食肉动物粪便样本583份,其中犬科动物粪便样本528份,宿主来源为狐狸、狼、野犬的粪便样本分别为147、154、227份;猫科动物粪便样本11份,宿主来源均为猞猁。野生犬科动物粪便样本多房、细粒、石渠棘球绦虫总感染率分别为5.68%(30/528)、0.19%(1/528)、14.20%(75/528)。狐狸粪便样本未检出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多房、石渠棘球绦虫感染率分别为0.68%(1/147)、47.62%(70/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1,P <0.001);狼粪便样本未检出细粒、石渠棘球绦虫感染,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为10.39%(16/154);野犬粪便样本多房、细粒、石渠棘球绦虫感染率分别为5.73%(13/227)、0.44%(1/227)、2.20%(5/227),不同虫种棘球绦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P <0.01)。狼粪便样本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显著高于野犬、狐狸(χ2=13.23,P <0.01)。狐狸粪便样本的石渠棘球绦虫感染率显著高于野犬、狼(χ2=187.01,P <0.001)。11份猞猁粪便样本中,未见棘球绦虫感染。结论 四川省色达县野生犬科动物棘球绦虫感染率较高,狼、野犬、狐狸均参与色达县多房棘球绦虫生活史的野外循环,其中狼、野犬或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 单位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