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孕晚期及产后腹直肌、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选取的200例研究对象根据孕育情况分成对照组(100例,未育健康女性)与观察组(100例,妊娠晚期女性),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同时按照分娩方式将观察组研究对象分成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统计分析各组研究对象超声检查结果(腹直肌间距、耻骨联合间距)。结果:观察组孕晚期腹直肌间距、耻骨联合间距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产后半年腹直肌间距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耻骨联合间距两组无差异(P>0.05);孕晚期腹直肌分离发病率最高,随产后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孕晚期脐水平、脐下方3cm位置自然分娩腹直肌间距明显大于剖宫产分娩(P<0.05);产后6周脐水平位置自然分娩腹直肌间距明显小于剖宫产分娩(P<0.05);产后半年各位置两组腹直肌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产后腹直肌间距均小于孕晚期(P<0.05)。自然分娩孕晚期、产后6周、产后半年耻骨联合间距与剖宫产比较P>0.05;同一分娩方式下,产后半年耻骨联合间距小于产后6周,小于孕晚期(P<0.05)。结论:超声检查的科学运用利于孕晚期及产后腹直肌、耻骨联合分离情况动态观察,能够为腹直肌间距、耻骨联合间距恢复提供可靠检查依据。
-
单位龙岩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