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 VEEG)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血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s, WB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及其近期预后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或本市其他医院产科出生, 有脑损伤高危因素且24 h内转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 根据纠正胎龄40周时的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结果分为脑损伤组和无脑损伤组, 各28例。脑损伤组男16例, 女12例, 胎龄为(32.83±2.09)周;无脑损伤组男13例, 女15例, 胎龄为(32.79±2.14)周。所有早产儿均在生后1周内行床旁VEEG检查及采集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静脉血2 ml, 检测WBC、hs-CRP及PCT水平, 用诊断试验四格表分析VEEG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 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不同时间点WBC、hs-CRP及PCT水平差异。结果 VEEG诊断脑损伤的灵敏度为78.6%(22/28), 特异度为82.1%(23/28), 阳性预测值为81.5%(22/27), 阴性预测值为79.3%(23/29), 阳性似然比为4.4, 阴性似然比为3.8, 准确率为80.4%, Kappa值为0.607。生后第1天, 两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WBC和PCT水平脑损伤组高于无脑损伤组(均P<0.05);生后第3天, 脑损伤组的WBC、hs-CRP及PCT值均高于无脑损伤组(均P<0.05);生后第7天, 两组的WBC、P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脑损伤组的hs-CRP值更高(P<0.05)。结论 VEEG可作为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较可靠依据, 生后第3天的WBC、hs-CRP及PCT水平同时升高时常提示早产儿有脑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