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周瑞欧; 季欢欢*; 贾运涛*
来源: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3, 40(22): 3124-3128.
DOI: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232564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帕米膦酸二钠(pamidronate,APD)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imperfecta,O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次使用APD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后的生长发育情况、骨代谢和生化指标改善情况、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折变化,以及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14例患儿,中位年龄为5.16岁。所有患儿无论治疗持续时间长短(1,2年及≥3年),与治疗前相比,身高、体质量、腰椎BMD均显著提高,年平均骨折次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显著增加(P=0.024);治疗2年后,总25-羟维生素D3(T-25OHD3)明显提高(P=0.014);治疗3年后,身高Z值明显改善(P=0.036)。最常见ADR为发热、骨骼肌肉疼痛、低钙血症和低磷血症等。结论OI患儿接受APD治疗的耐受性良好,腰椎BMD和BMD Z值增加,骨折率降低,生长发育改善。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