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礼治国”“揖让而天下治”体现了中华“礼仪之邦”的文化独特性。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的人际交往礼节,作揖是一种典型的非语言交际符号,承载了儒家传统“主敬”“谦让”等文化意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区别于清代的跪拜之礼,揖让之礼内含互恭互敬和礼尚往来的交往观念。但近代以来,受帝制解体及西学东渐的影响,揖礼被污名化并最终退出了中国人的日常交往领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重估传统揖礼的现代价值。中华揖礼在文化内涵、卫生、仪态、美感和便于操作方面不逊色于握手礼。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中,复兴和转化传统揖礼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为一张“中华名片”,揖礼的复兴和推广也可拓展至国际传播领域。“揖让之礼”所呈现的是一种中国特色的传播理念和传播实践,值得传承和推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