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拨川的地望和词源

作者:李勤璞; 伍金加参
来源: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5(04): 10-28.
DOI:10.16249/j.cnki.1005-5738.2020.04.002

摘要

"拨川"唯一一次见于724年唐朝廷对禄东赞孙子、吐蕃归化者论弓仁的殁后爵封"拨川郡王",乃吐蕃地面跋布川(藏语bal-po)的别写和省称。跋布川包括疋播城(phying-ba)及其以南,雅砻河平阔的河谷平原(yar lha sham-povi chu rgyud)以及往西往南更广远的地域。拔布海系唐人依汉语"跋布川"命名,即雅砻河西侧大湖gri gu mtsho(哲古错),后者唐代名称是*brivu mtsho(哲乌川),周遭地区当时称bal poe brivu tang(跋布之哲乌川)。吐蕃(bod)地域广大、地形多样,不会认为它是"川"而称之"拨(蕃)川",拨川的拨字跟藏语bod一词无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