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共性是人在世的本质属性之一,孟子对此多有发挥。孟子主张人具有"四端"之心,"四端"之心既描述了个体的善良本性和道德理性,也是人通向良好公共生活的基础,能为人在"四海"意义上的公共生活中构建人性前提。孟子认为,在现实的公共生活中,人应该具有公共情怀和公共理性,以公共性价值作为优先原则。为政者在使用公权力的时候,要将私人利益追求服从于公共理性诉求,以民众作为公共政治的根本,将民心、民意作为公权力使用的依据和约束,以仁政的治理路径来达成王道的公共生活理想,从而实现从"四端"的个体之善到"四海"的公共之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