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戏剧人物的个体性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发展出的新面向。克里斯托弗·马洛作为"大学才子派"之首,是这一创作革新的先驱。马洛突破了人物塑造的传统惯例,试图使人类代替神祇占据精神秩序中的至高位置。他首先将超验性力量清除出人物的精神空间,用欲望等感性经验取而代之。其后,马洛更进一步融入意志的概念,实现了人物独立自为的精神状态,完成对人物从灵到欲,再从欲望到意志的个体性建构。然而,马洛所建立的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性秩序,既无法真正摆脱宗教的隐形架构,也无法承载个体极限背后的虚无。戏剧人物在终局面临的死亡困境,体现的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神斗争的文化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