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随着年龄增长、社会角色减少以及各种负面生命事件的产生,老年人成为社会隔离的高危人群。社会隔离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结局,而健康促进行为是促进健康的保护因素,但目前尚缺乏社会隔离与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关系的研究。目的分析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状况以及不同社会隔离状态下的健康促进行为差异。方法于2017年7—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及石景山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辖区域的485例社区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进行调查。结果485例老年人中存在社会隔离者111例(22.9%),存在家人隔离者62例(12.8%),存在朋友隔离者135例(27.8%)。健康促进行为总分范围为40~160分,平均(101.61±16.58)分。不同年龄、性别、月收入、居住方式、身体状况老年人社会隔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不同的老年人社会隔离状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身体状况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方式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社会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社会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家人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压力管理、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得分低于无家人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朋友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营养、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朋友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的社会隔离将影响其健康促进行为,朋友隔离的影响较社会隔离和家人隔离范围更广。社区医务人员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情况,以此提升其健康促进行为,促进健康老龄化。

  • 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