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极早产儿4周龄时血清25-(OH)D水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极早产儿158例,根据出生4周龄时血清25-(OH)D水平分为充足组(≥75 nmol/L)和不足组(<75 nmol/L),比较两组极早产儿的基本资料、母亲资料、治疗措施与并发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极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 158例极早产儿中有72例(45.6%)4周龄时血清25-(OH)D水平≥75 nmol/L,86例(54.4%)<75 nmol/L。多因素分析显示,冬春季出生、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是影响极早产儿4周龄时血清25-(OH)D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00、3.591,P<0.05);极早产儿4周龄时血清25-(OH)D水平与极早产儿住院期间经静脉营养补充维生素D时间有关(OR=0.938,P<0.05)。结论 极早产儿在4周龄时维生素D不足发生比例较高,生后应尽早补充维生素D;对于有维生素D缺乏危险因素的极早产儿,应定期检测维生素D水平,个体化补充维生素D。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