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2004—2018年漯河市临颍县梅毒发病特征,为控制梅毒流行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4—2018年漯河市临颍县梅毒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使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2004—2018年漯河市临颍县累计报告梅毒病例1 14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40/10万,2015年是发病率最高年份(23.87/10万),比最低年份的2005年(2.08/10万)发病率上升了5倍。近10年发病数都位于漯河市临颍县监测法定乙类传染病第4位,各期梅毒均有病例报告,隐性梅毒占比最高,占76.24%,梅毒病例诊断不同分型间发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413,P<0.01)。临颖县15个乡镇每年均有病例报告,2004—2018年年均发病率位居前3位的是城关镇(14.33/10万)、皇帝庙乡(12.18/10万)、繁城镇(12.05/10万),不同乡镇年均报告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23,P<0.01)。季节性分布不明显(M=0.024,M <0.3)。女性年均发病率(11.66/10万)高于男性年均发病率(9.15/10万)(χ2=281.116,P<0.05),男女发病比为0.84∶1。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40~65岁之间,占发病总数71.48%,病例主要为农民,其次是家政、家务及待业,第3位的是离退休人员,3类职业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7.21%。结论漯河市临颍县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工作,特别是中老年人和农民,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