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麻黄-桂枝(Eph-CR)药对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Eph-CR高、中、低剂量组(13.5、6.75、3.375 g·kg-1),每组8只。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足肿胀度及肉芽肿质量,并计算抑制率。将KM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Eph-CR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每组10只。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醋酸扭体实验、热板法及福尔马林实验,分别观察各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耳肿胀度、扭体次数、痛阈值及Ⅰ、Ⅱ相阶段的舔足时间,并计算抑制率、痛阈提高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ph-CR高(2~5 h)、中(3、4 h)剂量组大鼠的足肿胀度明显降低(P <0.05);Eph-CR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肉芽肿质量显著降低(P <0.05,P <0.001)。与对照组比较,Eph-CR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显著降低(P <0.05,P <0.01,P <0.001),耳肿胀度显著降低(P <0.01,P <0.001);Eph-CR高、中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显著降低(P <0.05,P <0.01),福尔马林镇痛模型中Ⅱ相阶段小鼠舔足时间明显缩短(P <0.001);Eph-CR高剂量组小鼠热板法实验中60、90、120 min痛阈提高百分率显著增加(P <0.05),福尔马林镇痛模型中Ⅰ相阶段小鼠舔足时间显著减少(P <0.05)。结论 Eph-CR药对对急、慢性炎症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中剂量具有镇痛的药理活性,而且高剂量还具有一定的中枢镇痛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