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教育"概念在民国时期广泛应用,但不同语境赋予"边地"的内涵略有区别,最初泛指沿边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地"概念虽然没有对边疆空间完成重构,但是,在强烈的民族危机和时代使命召唤下,"边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内涵得以析出,识别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程度偏低的基本事实,从而使"边地教育"概念本身具有强大的政治色彩和社会属性,对民国政府制定治边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