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核因子κB(NF-κB)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普拉梭菌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普拉梭菌组。模型组、普拉梭菌组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建立UC模型;同时,普拉梭菌组给予0.2 mL/10 g普拉梭菌的菌液灌胃干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2 mL/kg生理盐水灌胃。干预7 d后,比较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指数(HI)评分,RT-PCR检测TLR4、NF-κB、p38MAPK、JNK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白细胞介素-17(IL-17)、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及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表达,比较各组小鼠肠黏膜屏障、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中TLR4、NF-κB、p38 MAPK、JNK的mRNA表达增高,结肠中IL-17、TNF-α、IL-6表达量增高,IL-10表达降低,血清中DAO及D-Lac水平增高,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减少,肠杆菌、肠球菌数目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普拉梭菌组结肠中TLR4、NF-κB、p38 MAPK、JNK的m RNA表达降低,结肠IL-17、TN F-a、IL-6表达量降低,IL-10表达增高,血清中DAO及D-Lac水平降低,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增加,肠杆菌、肠球菌数目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普拉梭菌能够对3%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及其下游NF-κB、p38 MAPK/JNK信号通路有关。
-
单位内蒙古包钢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