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X线摄影中技师人为因素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东英; 张晓伟; 李荣华*
来源: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 22(06): 559-561.
DOI:10.16106/j.cnki.cn14-1281/r.2021.06.006

摘要

目的探讨在数字化X线摄影中,影像技师人为因素对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名进行胸部正位摄影的健康体检者随机均分为A、B 2组,A组采用常规的120 kV、自动曝光控制(AEC)进行摄影,B组采用90 kV、AEC摄影,分别记录2组的曝光指数(EI)和毫安秒(mAs);统计分析后进一步收集进行胸部正位摄影的健康体检者100名并随机均分为C、D 2组,C组采用120 kV、固定2.5 mAs进行摄影,D组采用90 k V、固定2.5 mAs进行摄影。对4组图像按照欧共体放射诊断影像质量标准进行评估。对4组EI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图像质量等级进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96例进行腰椎正位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E、F 2组,2组均采用80 kV、AEC摄影,E组采用常规的14 in×17 in照射野,F组采用10 in×12 in照射野,收集2组间的EI和mAs,分别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A、B、C、D各组EI分别为1 585±142、1 393±61、1 435±50、1 169±123,4组间E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2.49,P<0.01),事后两两比较进行LSD检验,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间E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组图像质量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4,P=0.25)。E组和F组EI分别是1 819±63、1 685±63,2组间E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3,P<0.01);2组mAs分别是68±37、86±47,E组mAs低于F组(t=-2.05,P=0.043)。结论在数字化X线摄影中,影像技师对摄影参数进行人为调整,可以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同时也更有利于照射部位以外器官的辐射防护。

  • 单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