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根据组织病理学类型可分为8类,其中子宫内膜样癌(EEC)最多见,约占内膜癌总数的85%。既往经验多认为该类内膜癌预后相对较好,但即使为低级别EEC,5年生存率也仅为75%85%。不良预后结局可能与患者疾病诊断时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以及特殊基因型别等因素相关。本文从EEC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学特点及其在相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对近年来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个体化临床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