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柴西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发育咸化湖泊、盐湖沉积,其盆内深水区主要发育纹层状泥晶灰岩。泥晶灰岩连同富有机质泥岩、深水粉砂岩等一起构成纹层状交互且纵向叠置的纹理化构造,形成纹理石。基于柴西地区大量的岩心、薄片及地球化学资料,通过分析咸化湖泊深水区纹理石的沉积特征及其成因机理,建立了纹理石的沉积模式,并讨论了其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咸化湖泊深水区纹理石的形成受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物理沉积作用共同控制,其结构主要表现为纹层状泥晶灰岩、富有机质泥岩、钙质粉砂岩以及少量的石膏呈交替互层状分布,纹层厚度一般为200~1 200μm。纹理石通常由成对出现的2种不同岩性的纹层形成若干对偶纹层单元,发育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表现出垂向加积和反旋回沉积。根据不同岩性组合可识别出5类纹理石。对纹理石形成的主控因素和对纹理石中不同岩性纹层成因机理的分析认为,碳酸盐岩纹层的形成与高矿化度粒子的化学作用和微生物的诱导作用共同控制有关,与研究区周期性的季节变化也密切相关;石膏和黄铁矿主要通过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形成;深水区富有机质泥岩+钙质粉砂岩的纹层组合与河流、特别是洪水等事件性沉积密切相关;咸化湖泊中水体的分层特征有利于适盐性水生生物的繁盛和保存。柴西地区下干柴沟组纹理石形成于强还原咸水环境、含有大量葡萄藻和疑源类等有机质组分并伴生大量黄铁矿,具备良好生油条件,与灰岩构成良好的源-储配置,这些特征使得纹理石中易于形成低成熟、高效的原位油藏。
-
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