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与其他主要性状的相互关系,基于2021—2022年湖北省区域试验44个小麦品种的主要性状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不同小麦品种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其他性状的关联度(r)由大到小依次为生育期(r=0.914 7)、容重(r=0.899 0)、株高(r=0.873 0)、千粒重(r=0.852 0)、穗粒数(r=0.827 2)、吸水率(r=0.821 8)、粗蛋白质含量(r=0.814 8)、湿面筋含量(r=0.768 3)、叶枯病发病率(r=0.522 2)、稳定时间(r=0.425 6)。这说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生育期,其次为容重、株高;影响较小的因素为稳定时间和叶枯病病株率。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实践时,主攻方向为容重高、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同时注重加强对株高的选择。
-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