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识别并研究扬子陆块北缘古-中元古代的岩浆-变质-沉积事件,是全面理解该陆块古-中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基础,也是重建其在Columbia超大陆向Rodinia超大陆转变阶段角色和位置的前提。本文对扬子陆块北缘桐柏地区马鞍山岩群的3件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和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该岩群下部a岩组片岩中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谐和年龄为1725±30Ma,上部b岩组大理岩中最年轻的一批锆石谐和年龄为1626~1606 Ma,大致分别限定了其最早沉积时代,表明扬子陆块北缘桐柏地区可能存在中元古代早中期沉积地层。马鞍山岩群的碎屑锆石年龄谱范围是2643~1606 Ma,呈现出显著的1820 Ma单峰频谱特征,其潜在物源区可能主要来自于扬子陆块北缘外部的桐柏-大别-苏鲁地区(现已卷入中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现有资料指示,扬子陆块北缘在古-中元古代时期可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大地构造单元,二者在古元古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各单元内中元古代早中期地层的物源区显著不同,可能分别靠近伸展环境的超大陆核部和汇聚环境的超大陆边部。
-
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