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近10年收治的334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提高垂体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外科的334例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垂体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性别比为1. 1∶1,平均年龄(47. 6±12. 8)岁,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略高于女性(48. 9±11. 7 vs 46. 3±11. 4; t=2. 055,P=0. 041)。临床症状以持续性头晕、头痛及恶心、呕吐、抽搐最常见(159例,46. 2%),其次为视力减弱或下降、视物模糊(123例,35. 8%)。大腺瘤检出比例最高(288例,86. 2%)、其次为巨大腺瘤(29例,8. 7%),微腺瘤的检出比例最低(17例,5. 1%)。术前诊断为无功能性瘤31例(9. 3%)、功能性瘤303例(88. 1%),其中以多激素混合瘤最多207例(60. 2%),其次为促甲状腺激素(TSH)瘤57例(16. 6%),而促性激素(LH/FSH)瘤最少2例(0. 6%);术后病理诊断无功能性瘤77例(22. 4%)、功能性瘤257例(74. 7%),其中以泌乳素(PRL)瘤114例(33. 1%)最多,其次为多激素混合瘤74例(21. 5%),而以促甲状腺激素(TSH)瘤最少6例(1.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瘤最高(6例,75. 0%),以促性激素(LH/FSH)瘤诊断符合率最低(2例,5. 4%)。结论:垂体瘤多发于30~50岁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以大腺瘤最为多见,泌乳素(PRL)瘤最为常见,患者多因头晕、头痛,视力减弱或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就诊,在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内分泌检查。

  • 单位
    市中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