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糖尿病在全球流行, 其中30%~40%的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脏病(DKD)。DKD是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该病早期临床不易察觉, 若在肾脏出现高灌注、缺氧等病理生理改变后, 能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 可有效延缓或逆转终末期肾病的结局。近年来, 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发展, MRI不仅能够反映肾脏体积及形态学改变, 还可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 评估肾脏的灌注、氧合、代谢、水分子扩散等与肾脏功能和微观结构相关的改变。本文就MRI在DKD早期诊断、疾病进展监测及药物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