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7年7月,上海市金山区某奶牛场出现未知原因的奶牛死亡病例。为查明疫病发生原因,分析可能的风险因素,以便及时提出防控建议,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起疫情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奶牛场陆续有10头奶牛出现牙关紧闭、流涎、全身肌肉紧张等症状,袭击率为4.7%(10/211);6头奶牛死亡,死亡率为2.8%(6/211)。根据发病情况和"木马样"特异性症状,结合有断尾伤口以及破伤风抗毒素干预有效,确定患病奶牛为断尾引起的破伤风感染。追溯调查发现:牛场牛粪清理不及时,牛舍消毒频次低,再加上发病前及发病期间适宜的气候条件,导致牛舍环境中的破伤风梭菌大量繁殖;而奶牛断尾前未严格消毒,以及高温、断尾对奶牛产生了应激,使其抵抗力下降,导致断尾奶牛感染了破伤风梭菌。通过对发病奶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同时加强生物安全,改善环境卫生,减少奶牛应激反应,最终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
单位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