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拔除气管导管对肺癌患者全麻苏醒期复苏质量的影响

作者:邓小娥; 张丽凤; 周春锋; 谢显龙; 黄莹; 黎阳; 黄玲*
来源:四川医学, 2021, 42(05): 433-437.
DOI:10.16252/j.cnki.issn1004-0501-2021.05.001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拔除气管导管对肺癌患者全麻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择期全麻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完全清醒拔管,观察组达到拔管指征后,在一定麻醉深度下早期拔管。记录患者入复苏室时(T0)、脱机时(T1)、拔管前5 min(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10 min(T5)、出复苏室时(T6)的生命体征,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出复苏室时点PaO2、PaCO2氧合指数的变化,拔管5 min后时点镇静评分(Ramsay);记录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前、后5 min血压和心率变化不大,拔管5~10 min后两者基本恢复到拔管前水平,对照组拔管前、后5 min血压和心率均显著上升,特别是拔管时上升幅度最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出复苏室时点PaO2、PaCO2氧合指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拔管后5 min时点Ramsay评分、拔管和滞留PACU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早期拔除气管导管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可减少拔管应激和心血管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PACU时间,患者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提高复苏质量,对ERAS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