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瘢痕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激光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对VSS评分和瘙痒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西京医院整形科就诊的面部增生性瘢痕患者153例,使用随机数字表经简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1例;A组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瘢痕注射联合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C组采用瘢痕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激光的治疗方法;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3个月复诊时比较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分、瘙痒和疼痛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疗效等级、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236、P≤0.001,χ2=9.590、P=0.008),C组临床痊愈比例、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但A组、B组临床痊愈比例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VSS量表瘢痕的厚度、瘢痕的色泽、瘢痕的血管分布、瘢痕的柔韧度评分及总分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瘢痕的厚度色泽、血管分布、柔韧度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其中C组治疗后瘢痕的厚度、瘢痕的色泽、瘢痕的血管分布、瘢痕的柔韧度的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A组、B组(P<0.05);C组T1、T2时间VSS量表瘢痕的厚度、瘢痕的色泽、瘢痕的血管分布、瘢痕的柔韧度评分及总分差值显著高于A组、B组(P<0.05);三组治疗前NRS评分和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NRS评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C组治疗后上述评分显著低于A组、B组(P<0.05);C组T1、T2时间NRS评分和VA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皮肤萎缩、水疱、皮肤肿胀等不良反应,但均可耐受,其中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结论:瘢痕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激光治疗能有效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显著降低VSS评分和瘙痒评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