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尘肺病是中国职业人群中最常见的、危害最严重的职业性疾病,发病情况仍十分严峻,目前生存分析相关报道较少。[目的]掌握重庆市渝北区尘肺病报告病例的发病特征及生存状况,为当地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通过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职业病诊断和鉴定机构、2020年职业性尘肺病随访调查项目收集2006—2019年重庆市渝北区新发尘肺病病及其生存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矽肺和煤工尘肺在发病分期、诊断时间、接尘工龄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2006—2019年渝北区共报告新发尘肺病768例,诊断年龄中位数M及第25、75百分位数(P25,P75)为57(50,64)岁,男性为主(99.9%),煤工尘肺最多(54.0%)。新发矽肺壹期、贰期、叁期均在2012年出现发病高峰,新发煤工尘肺壹期2015年出现发病高峰,2016—2019年新发尘肺病总人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矽肺、煤工尘肺接尘工龄M(P25,P75)分别为4.0(3.0,11.0)年、16.0(10.0,25.0)年。采矿业、小型、私营企业病例最多,分别占59.5%、49.7%、46.6%。矽肺和煤工尘肺10年生存率分别为65.3%、83.4%,二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22,P <0.05)。[结论]重庆市渝北区近年来每年新增职业性尘肺病人数超过10例,矽肺病人生存率不高,形势不容乐观,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小型、私有等重点企业的监管,加大尘肺病防治宣教力度,加强对尘肺病人的救助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