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学家马瑞志在学者型译者为主导的翻译场域中形成了自己的翻译惯习。后者包括经常从佛学视角审视中国文学文化典籍,轻视贬抑儒学思想与名教正统观念,以及在翻译中国文学文化典籍时,倾向于采取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语言形式与文化信息的异化翻译策略。这些惯习和《世说新语》马译本中出现的清谈话语误译有密切关联,导致部分术语理解偏差与译名失当,源文本中的儒学思想痕迹在译文中淡化、扭曲,词语翻译文意割裂以及出现阐释过度等误译问题。

  • 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