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原位弥漫性病变的3年疗效分析

作者:杨新越; 卢文杰; 王玺; 潘亮; 郑悠阳; 林立; 邱春光*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2, 38(08): 631-637.
DOI:10.13201/j.issn.1001-1439.2022.08.007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原位弥漫性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DCB治疗的冠脉原位弥漫性病变(病变长度>25 mm)患者355例,将其分为单纯DCB组(142例)和DCB+DES组(213例)。主要终点是3年临床随访中的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次要终点是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靶病变内血栓、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结果:与DCB+DES组比较,单纯DCB组病变长度更短[(36.55±13.27) mm vs (48.12±16.76) mm,P<0.001]、参考血管直径更小[(2.33±0.44) mm vs (2.57±0.44) mm,P<0.001]。单纯DCB组单个病变使用DCB个数更多[(1.66±0.68)个vs(1.10±0.30)个,P<0.001],DCB长度更长[(44.43±17.70) mm vs (26.31±11.01) mm,P<0.001],DCB直径更小[(2.64±0.37) mm vs (2.72±0.39) mm,P=0.037]。单纯DCB组中有10处(6.99%)病变行补救性支架。临床随访显示单纯DCB组在主要终点3年TLR累计发生率(6.34%)上较DCB+DES组(7.51%)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651),在次要终点MACE累计发生率(11.27%vs 10.80%,log-rank P=0.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年临床随访显示单纯DCB和DCB联合DES策略治疗冠脉原位弥漫性病变是有效和安全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