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再移植原因及效果分析

作者:刘钦钦; 李波*; 魏永刚; 杨家印; 严律南
来源: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9, 13(02): 123-145.
DOI:10.3877/cma.j.issn.1674-3903.2019.02.009

摘要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的原因及效果,并比较不同供肝来源与再移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 429例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首次肝移植供肝来源分别为尸体供肝686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346例和活体供肝397例。其中31例受者接受再次肝移植(32例次,其中1例受者接受2次再移植),再移植率为2. 24%(32/1 429),供肝来源分别为尸体供肝23例、DCD供肝6例、活体供3例。再移植间隔时间中位数为311 d(88~845 d),间隔1~7 d 3例,8~30 d 1例,31~365 d 15例,>1年13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肝脏再移植术后受者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Breslow法比较再移植间隔时间>1年及≤1年的受者1、5和10年生存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供肝来源的受者再移植率。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截至2018年5月,31例肝脏再移植受者术后12例存活(38. 7%)、19例死亡(61. 3%),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2~102个月)。尸体供肝、DCD供肝和活体供肝再移植率分别为3. 4%(23/686)、1. 7%(6/346)和0. 8%(3/367)。尸体供肝再移植率高于活体肝移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7),DCD供肝再移植率与尸体供肝、活体供肝再移植率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 137和0. 222)。其中18例再移植间隔时间<1年的受者,6例存活、12例死亡; 13例再移植间隔时间≥1年的受者,6例存活、7例死亡。31例肝脏再移植受者术后1、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4. 2%、51. 2%和46. 6%。再移植间隔时间<1年的受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9. 4%、41. 2%和30. 9%,间隔时间≥1年的受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 6%、65. 8%和65. 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946,P>0. 05)。结论再移植是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再移植术后受者往往病情危重,围手术期死亡率高,胆道并发症及排斥反应是再次肝移植的主要原因。应该慎重把握再移植手术时机,目前亟待更多的研究对再移植做进一步探讨。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