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2000—2018年海南岛橡胶种植区18个市县19 a净初级生产力(NPP)值,通过年际变化、统计对比、空间分布、一元线性回归分析、P值检验等方法,结合同时期气象数据,分析了海南岛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了海南岛橡胶种植区气候NPP演变规律,明确气候因子对海南岛生物量积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19 a里海南岛NPP最高值在万宁出现次数最多,为7次,琼中和昌江各3次,儋州2次;19 a来NPP变化呈波动增加的趋势,19 a年平均值为16.33 t·hm-2,2000—2018年NPP年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3.53—17.70 t·hm-2,线性倾向率为0.04 t·hm-2·a-1,其中最高年平均值17.89 t·hm-2出现在2009年,最低年平均值13.52 t·hm-2出现在2004年;(3)从海南岛2000—2018年平均NPP分布上看,可分为强、中等、一般、弱4个等级区。其中琼海全境,万宁、琼中、屯昌大部,定安南半部、文昌东南角、保亭中部的净初级生产力属于最高等级区,东方从东部山区向西部海边净初级生产力逐步降低,为最弱等级区;(4)海南岛2000—2018年各市县NPP年值线性倾向率,儋州、万宁、澄迈、临高、海口、保亭、琼海、陵水、定安等9个市县呈微弱增加趋势;东方、文昌、乐东、五指山、三亚、昌江、白沙、琼中、屯昌等9个市县呈微弱下降趋势;(5)海南岛NPP值跟降水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与温度、日照无显著相关(P>0.2),风速与NPP相关性分析,呈负相关,没有统计学意义(P>0.2)。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