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全麻下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患者术中止血带相关反应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86例,男58例,女28例,年龄18~64岁,BMI 17~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全麻组(B组)和单纯全麻组(C组),每组43例。B组于超声引导下行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全麻,C组仅行全麻,术毕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麻醉诱导时(T0)、止血带充气即刻(T1)、止血带充气后60 min(T2)、止血带充气后90 min(T3)、放松止血带即刻(T4)、放松止血带后10 min(T5)的HR和MAP,于T1、T5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和乳酸(Lac)浓度。记录入PACU即刻(T6)、术后6 h(T7)、12 h(T8)、24 h(T9)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氟比洛氛酯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后神经损伤、寒颤、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1时比较,T5时两组血清MDA和Lac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5时B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5时B组MDA和Lac浓度明显降低(P<0.05),T6、T7时B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B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总量明显减少(P<0.05),B组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氟比洛氛酯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T8、T9时两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神经损伤、寒颤、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可减轻止血带相关反应,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MDA及Lac等生成,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