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对低危与高危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任帅; 王中秋*; 刘林祥*; 张晶晶; 范蒙; 周建云; 郭凯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 38(02): 275-279.
DOI:10.13437/j.cnki.jcr.2019.02.022

摘要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低危与高危十二指肠间质瘤(D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且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完整的21例DST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依据病理组织学将其分为低危、高危两组,分析两组间肿瘤部位、形态、大小、边界、各期CT值及净增值差异等。两组间定量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定性指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21例DST均为单发,实性病变19个,囊性病变2个。病理危险度分级低危组11例,高危组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6例位于水平部;呈圆形或椭圆形14个,不规则形7个;肿块向腔内生长5个,向腔内外生长4个,向腔外生长12个;边界清晰12个,边界模糊9个。低危组与高危组病灶的直径、边缘及静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位置、形状、生长方式、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动脉期净增值、静脉期净增值、延迟期净增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T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低危组与高危组DST在临床特征及CT强化表现上存在差异,增强CT可有效评估DST危险度分级,为临床术前分级提供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