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创伤、肿瘤切除、手术翻修、畸形矫正及感染等原因均可造成骨质缺损并进而引起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迄今骨缺损及骨不愈合仍然是骨科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治疗骨缺损的方法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以及人造材料填补。众所周知,自体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最主要也是最可靠的方法,但自体骨取自患者的髂骨等部位,取骨量有限且伴随新的创伤,在骨缺损较大时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异体骨经过处理可使其免疫原性降低,但同时也会造成骨传导、骨诱导能力的降低,另外,其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也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