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新文学发展至今的百年间,抗战文学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文学主要反映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战争,具有较强纪实性。“十七年文学”的抗战文学,着重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充满积极乐观主义精神与民族自豪感。八九十年代,抗战文学在新历史主义背景下聚焦于更为原生态的历史。“因为‘历史化’是意识形态窄化的结果,换言之,是秉持某一意识形态立场与观念对历史认知进行的理性建构。也即,历史是由这一观念认知主体所描述和建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