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某钢厂连铸MgO-C质塞棒棒头侵蚀特征,结合XRF、XRD和电镜能谱等检测分析手段,研究了棒头侵蚀机理。结果表明,在连铸中间包控流点附近形成高真空区域,MgO被还原导致晶粒分解和碎化,向钢水供镁,并形成低强度多气孔结构反应层容易被钢水渗透和冲蚀。MgO晶间基质硅含量过高,易形成结晶相与缩孔微裂纹,恶化晶间强度,易导致MgO颗粒从棒头剥落进入钢液。上述结果造成塞棒控流失效,对连铸生产稳定与铸坯质量构成威胁,影响初始夹杂物成分恶化钢水洁净度;通过优化控流区流场、改善原材料等措施可降低塞棒侵蚀风险和相关负影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