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代目录沿革的历史内在对应着经学发展史。在经学大背景下来审视目录学分类的经、史关系,可以发现经、史两部代表了国家意识形态,经、史处于离王权中心近的位置;而子、集则处于离王权中心较远的地位。还能总结出如下变化规律:但凡在经学正统期,比如汉、唐,目录分类明显重经、史;但凡在经学嬗变期,如宋、明,则经、史、子、集分类都有打乱,且不强调承载道统,因此在对待经、史、子、集上没有特别明显的轻重区分。而清代既是经学最后的复兴期,也是书目分类上四部法集大成的时期;但到了清末,书目分类为"实用"所突破,正如经学在经过清代最后的辉煌之后走向了没落一样,书目也无法再恪守四部分类,经、史的特殊亲缘关系也不复存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