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肩关节注射疗法作为肩袖损伤的主要治疗手段,可分为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与传统痛点注射治疗,本研究主要比较二者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0月在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肩关节注射治疗的92例肩袖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注射组(46例)和传统痛点注射组(46例),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依据传统痛点注射法进行消炎镇痛混合液注射,均每2周1次,持续注射3次。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需口服镇痛药物及皮下瘀斑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2、4、6周VAS评分和血清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超声引导注射组上述时间点VAS评分和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痛点注射组(均P<0.05)。2组治疗2、4、6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超声引导注射组治疗4、6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痛点注射组(均P<0.05)。超声引导注射组口服镇痛药物占21.74%(10/46)低于传统痛点注射组的41.30%(19/46,P<0.05);组间皮下瘀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与痛点注射消炎镇痛混合液治疗肩袖损伤均有较好的效果,但前者在减轻肩袖疼痛、下调血清CRP水平、改善肩关节功能和减少口服镇痛药物方面有明显优势。
-
单位东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