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江西高速公路某弃土场为例,探讨红壤丘陵区弃土场植被恢复的关键技术,在了解弃土场气候特点及地质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测土配方,采用草灌混播方式,设置3种植被配置方案,包括植被配置1(狗牙根+百喜草+紫花苜蓿+白三叶+伞房决明+紫穗槐)、植被配置2(紫花苜蓿+白三叶+狗牙根+马棘+美丽胡枝子)、常规喷播(狗牙根+紫花苜蓿+马棘),2种基肥配置方案,包括基肥配置1(50 g/m2复合肥)、基肥配置2(100 g/m2复合肥),分析不同处理下植被恢复情况及土壤理化性质,并确定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植被配置1+基肥配置2恢复方式下植被长势好,密度较大,1个月后覆盖率达到80%,土壤理化性质较其他处理具有显著变化,与常规喷播相比,土壤容重减少0.17 g/cm3,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及碱解氮浓度分别提高了19.68%、62%和8%,有效解决弃土场复绿覆盖不均匀、时间长的难题,可以起到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以南湿热地区、难以进行表土覆盖的红壤丘陵区弃土场生态修复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