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局灶性发作发作期电-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杨理明; 旷小军; 宁泽淑; 江志; 谭李红*
来源: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0): 786-792.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期局灶性发作发作期电-临床特征。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确诊的257例局灶性发作共409次患儿为受试者,结合头部影像学资料分析视频脑电图特征。结果发作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双眼斜凝视(202次)、偏转(142次)、不对称性强直(138次)、口角歪斜(45次)、单个或一侧肢体强直-阵挛(42次)、感觉异常(32次)、自主神经症状(92次)、过度运动(93次),以及手、口自动症行为(92次)、发声(68次)和局灶性失张力(6次)、局灶性肌阵挛(4次)、局灶性强直(2次),以上症状以单一或组合方式出现。视频脑电图监测,发作类型呈局灶性发作(249次)、局灶继发双侧强直-阵挛发作(121次)、局灶性发作持续状态(29次)、局灶性发作伴痉挛(10次);发作期脑电初始模式分别表现为脑区性(188次)、局灶性(55次)、一侧大脑半球(53次)、非一侧性(71次)或无法确定(42次);发作间期脑电活动则呈局灶性放电(92例)、多灶性放电(49例)、广泛性放电(27例)或无放电(89例)。257例中178例(69.26%)归类于癫综合征,其中年龄相关性癫综合征以良性家族性或非家族性婴儿惊厥为主占54.26%(51/94例),而部位相关性癫则以额叶癫更高发占62.50%(50/80例)。结论儿童局灶性发作发作期症状具有局灶性特征,发作期初始脑电模式呈多样性,可与多种癫综合征相伴发,视频脑电图监测是目前明确诊断不可替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