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静脉心肌超声造影过程中触发间隔长短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危险区"面积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经静脉持续匀速输注自制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高聚显),应用间断谐波成像,在不同的触发间隔下,判定心肌超声造影触发间隔长短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危险区"面积测量的影响,及定量触发间隔对"危险区"面积测量的影响程度。结果在触发间隔为1~10RR时,测定的"危险区"面积随触发间隔的延长而减小,但10RR后"危险区"面积不再减小。心肌微血管内的造影剂进出已经达到平衡,即10RR后的"危险区"就是真正的无血流灌注区。结论触发间隔长短对左室乳头肌短轴切面"危险区"面积的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