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着实”主要有两种用法,与近义的“实在”“确实”相比较,“着实1”的语义特征是[+主观][+确认][+程度高量],“着实2”则具有[+客观][+描摹][+动作量大]特征。考察其形成历史,唐五代时期产生“着实”双音短语,北宋出现词汇化倾向,南宋至元代发生语法化和主观化,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并进一步发展。“着实1”的语义衍生路径是“切实→可信→确定→实在”,“着实2”的语义衍生路径是“切实→认真→努力→费力”。转喻和类推机制是推动“着实”语法化的主要动因。评注性副词“着实1”的生成过程说明,汉语词汇的主观化存在着一条从描摹事物的真实判断到表达确认肯定主观情态的语义联结通道。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