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光绪二年(1876年)冬,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次年年底上奏朝廷要求大修都江堰水利工程,光绪三年(1877年)十二月初工程开工,次年三月中旬竣工,共耗银129440余两。客观而言,大修具有必然性与充分的历史条件,也与丁宝桢重视水利建设有关。然在竣工当年五月即遭洪水损毁,随即出现对丁宝桢的多方质疑,围绕工程质量及丁宝桢所奏冲毁情况的真实性、修治中采用的方法以及机器局等改革事件的可行性等问题展开了三次较突出的论争。本文拟探讨三次论争的实质,并客观评价这次大修事件及其历史价值。
-
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