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31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收集2014年5—12月经传统救治模式进行静脉溶栓的31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溶栓前及溶栓后行为生活质量水平(NIHSS评分评价)、痴呆(MMSE评分评价)及抑郁(CES-D评分评价)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溶栓前NIHSS评分、MMSE评分及CES-D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NIHSS评分在溶栓后24 h、溶栓后15 d、溶栓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SE评分在溶栓后24 h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组CES-D评分在溶栓后24 h、溶栓后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行为生活质量水平、痴呆水平、抑郁情况相关,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水平和效率,对提高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行为生活质量水平、减少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合并痴呆、抑郁的比例,及减少痴呆和抑郁的程度有重要意义。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