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形态种植体在早期负重状态下的成骨效果。方法:将柱状螺纹(CT)、柱状鳍型(CP)和锥状鳍型(TP)种植体随机植入犬下颌骨中1周后开始功能性负重。利用动度仪、micro-CT和组织学方法评估种植体-骨界面上的成骨效果。结果:CT种植体在负重初期稳定性最高,负重6周后CT和CP种植体的稳定性都高于TP种植体,且两种柱状种植体的稳定性在6周后无显著性差异。Micro-CT和组织学评估结果均显示:负重3周后,CT种植体的骨-种植体结合率和骨容量均高于CP和TP种植体;负重6周后,CT和CP种植体的骨-种植体结合率高于TP种植体。负重6周后,CT和CP种植体的骨-种植体结合率和骨容量均未见显著性差异。讨论:在早期负重状态下,CT种植体能在6周的观察期内保持良好的骨结合,TP种植体一直未能获得足够的骨结合。CP种植体在负重初期骨结合欠佳,但能够通过接下来的骨改建达到良好的骨结合。结论:柱状种植体比锥状种植体更适合于早期(种植体植入后1周)功能性负重。
- 单位